微软继任CEO埃洛普出局:狭隘且短视
一个执行官应该更好的考虑业务配合为公司带来的整体效益,而不是短视地砍掉不赚钱的部门,这个工作只能是心急如焚的投资人所负责的。显然,比尔•盖茨都还没着急。没着急。列。
自微软现任CEO鲍尔默(Steve Ballmer)宣布将于明年8月前离职后,继任候选人便成了扑朔迷离的猜想。从Windows部门的负责人辛诺夫斯基,到Xbox的掌门唐•马特里克,一个个预想中的接任者接连辞职。因此,候选名单中的诺基亚CEO 埃洛普(Stephen Elop)的名字格外抢眼。这位前微软业务部总裁,以2007年变身诺基亚首位非芬兰裔的CEO,孤注一掷捆绑微软策略,最终用三年时间令微软收购诺基亚的传奇经历,成为街头巷尾的一段“佳话”。
埃洛普“无间道”的形象盖过了目前微软所有内部候选人,甚至能跟他在影响力上平起平坐的,只有福特现任CEO艾伦•穆拉利(Alan Mulally)——他也在候选人名单之列。
但根据外媒引述的一篇博文报道称,微软已将既定CEO的目光聚焦在该公司现任COO 凯文•特纳(Kevin Turner)身上,而埃洛普则至少要再等两到三年才有可能再接任。然而,届时另一位热门候选人穆拉利,也将完成他与福特间的合同,不用再顾虑2015年无法变换身份的阻碍。埃洛普当然能够再忍耐两三年,但他真就是微软合适的CEO继任者么?至少从以下两方面来看,仍难服众。
“木马”的天价离职金
自执掌诺基亚的第一天,埃洛普在公开场合便已经被人质疑为微软的“特洛伊木马”。一语成谶,直到整整三年后,微软收购诺基亚,埃洛普的“功绩”才被大众认可。在这三年,埃洛普废掉了诺基亚曾赖以为荣的塞班系统平台,义无反顾地捆绑在了微软Windows Phone的战车之上,在连续亏损的情境下仍在尝试机海战术。有意无意间,烧钱到内虚的诺基亚已经与微软走得太近,而诺基亚所走的每一步都让微软收益颇丰。直至最后,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估值,也让微软捡了大便宜。要知道,与埃洛普成为诺基亚CEO同时成立的小米公司,今年的估值也有100亿美元。虽然埃洛普可以带着卧薪尝胆式的荣光回到微软,但芬兰人能够从情感上接受这样狗血的剧情么?
更令芬兰人愤怒的是,根据相关协议,在被微软收购后埃洛普可以获得1880万欧元(约合2540万美元)的离职金。在诺基亚董事长出面请求减免该笔费用后,埃洛普却用“正在离婚”的理由予以拒绝。从芬兰工会、大小政客,一直到芬兰总理尤尔基•卡泰宁(Jyrki Katainen),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。
埃洛普略带“愚蠢”的选择或许并非出于对金钱的吝啬,但如果选择大方退还天价离职金,绝对能够树立又一个光辉的形象,拿到微软继任CEO“不二人选”。当然,与鲍尔默近年平均140万美元的年薪相比,2540万美元是足够放弃CEO的诱惑。所以,埃洛普真正具备了一个全球顶级IT公司领导人的眼光和胸襟了么?
可怕的战略宣言
或许是难以抑制竞选的激昂情绪,彭博社报道称,埃洛普大胆阐述了自己的可能在继任后施行的战略。在竞选宣言中,埃洛普将未来的发展核心放在Word、Excel和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上,并利用各种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平台进行推广,不论是谷歌还是苹果。另外,对于仍未盈利的Bing搜索业务和Xbox家庭娱乐项目,埃洛普直言将予以出售。
诚然,在最近数个财季的报告上,office业务所取得的盈利已经超越了传统的Windows业务。并且在不远的将来,office可以很轻易地占有数十亿移动终端设备。 但必须注意地是,不论是苹果还是谷歌,都已经在移动端方面退出了免费的办公应用。微软已经被质疑错过了在移动端推广office的最佳时机。就像苹果调侃的那样,office 365的99美元年收入费,会不会迫使移动端用户改变习惯尝试iWork或QuickOffice?
为什么埃洛普敢突破传统“Windows核心”的思维,力挺office业务?这恐怕是因为2008年1月加盟到微软的埃洛普,在担任微软商业部门总裁期间,就是Office 2010系列产品研发工作的领导人。以其熟知的领域作为日后发展的核心重点,再自然不过。
然而如果从一位公司领导人的思维来看,Windows业务的确将是逐渐削弱的部分,但仍然是微软无可替代的核心业务。只有围绕这个业务,硬件、软件与服务才能更有效率的发展起来。抛开令人混乱的设计不谈,目前的Win8系统虽然备受诟病,但该系统只是过早地诞生在了移动性能未及传统PC的现在。未来多屏合一的时代,微软仍可屹立潮头。从已经曝光的Win9消息来看,微软正在进行多屏的系统整合。
代表互联网基因的bing搜索业务与家庭娱乐的xbox业务如果砍掉,那么微软无疑将走向一个发展的窄门。如xbox,虽然该业务仍需用微软在专利方面的20亿营收来全部贴补亏损,但经营十数年的Xbox品牌已经成为吸引年轻人关注微软的重要阵地。在未来体验化服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,微软岂能割舍这些游戏玩家和众多游戏软件开发商?虽然家用游戏厂商的日子都不好过,但相比逐渐没落的任天堂与深陷困境的索尼,微软有实力笑到最后。另外,PS4与xbox one都采用了类PC的X86架构设计方案,对于游戏厂商而言,同时推出PC版不再需要另行开发,游戏玩家也将大为受益。从这点来看,在Windows系统上建立Xbox live业务的微软又掌握了娱乐方面的先机。
一个执行官应该更好的考虑业务配合为公司带来的整体效益,而不是短视地砍掉不赚钱的部门,这个工作只能是心急如焚的投资人所做的。显然,比尔•盖茨都还没着急。